• 守望地球“桂西南喀斯特生态和白头叶猴”野外科考项目


    2017-08-01     好年华留学

    桂西南喀斯特生态和白头叶猴 

    Karst Ecosystem and White Headed Langur

    1月20日-1月26日(科考结束)

    7月28日-8月3日(名额已满)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桂西南喀斯特生态和白头叶猴 

    blob.png

    Karst Ecosystem and White Headed Langur


    一.科考项目概述


    研究领域:生物多样性与地质调查

    研究目的: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灵长类,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分布的范围非常狭小,仅分布在广西西南部的扶绥、崇左、宁明、龙州四县境内,从地理位置上看,其栖息地处在明江、左江和十万大山围成的三角地带内亚热带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区,均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于分布区十分狭窄,资源稀少,野外总数大约仅有1000只左右(全球25种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数量只有大熊猫的一半,比大熊猫还珍贵。)如今白头叶猴的生存和繁衍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也被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中国濒危动物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被列为极危物种


    科考内容:

    1. 白头叶猴家族群结构科研监测

      - 科研培训(工具使用、灵长类动物、观测方法)

      - 科研工作(使用地形图标注、群结构记录)

    2. 白头叶猴行为谱科研监测

      - 科研培训(白头叶猴行为谱、观测方法)

      - 科研工作(设计行为谱、行为记录、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估)

    3. 喀斯特生态自然监测(夜观)

      - 了解喀斯特自然生态

      - 夜晚动植物观测

    4. 桂西南喀斯特地貌溶洞观察(叶猴宿营地)

      - 科研培训(了解喀斯特地貌、学习使用地形图)

      - 观察溶洞进行地图标注

    5. 壮乡社区调查

      - 社区调研

      - 渠楠壮族保护白头叶猴历史调研

    6. 科考总结报告(分组PPT汇报、戏剧之夜)

    blob.png

    blob.png

    首席科学家:

    张颖溢博士,1992-200较快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动物学博士学位,在白头叶猴的行为和生态学研究方面发表了多篇开创性的文章。

    200较快参与国际上历史悠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 - FFI(动植物保护国际)中国项目的创建,担任灵长类项目负责人,在灵长类的研究与保护、保护区管理、社区参与型生态保护、区域性生物多样性规划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现为自然保护联盟IUCN灵长类专家组成员、社区保护地联盟荣誉会员。

    200几年起任中国项目主任,带领中国项目团队为保护中国的濒危物种及生态系统,减缓快速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集合地点:广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

    科考地点:广西崇左渠楠

    体力要求:中等

    科考队人数:20人

    科考天数:7天 (抵达和离开南宁)

    项目简介:

    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属于灵长目(Primates)猴科(Cercopithecidae)疣猴亚科(Colobinae),是由原北京动物园主任谭邦杰先生发现并命名的。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与黑叶猴不同的是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颈部和两个肩部为白色,尾巴的上半截为黑色,下半截为白色,手和脚的背面也有一些白色。

    白头叶猴是一种以叶食为主的灵长类。它和其它疣猴亚科的动物一样具有囊状胃,这种形式的胃内PH值为5.0-6.7之间,容许大量厌氧细菌对叶类食物进行发酵和分解,这种和反刍动物类似的消化方式显然是与其叶食性相适应的。

    动物学家研究表明,目前白头叶猴在国外没有活体和标本,被认可为稀有的猴类之一。白头叶猴的生存空间比大熊猫还小,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具有更多与人类相同的遗传基因。由于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白头叶猴的研究价值并不亚于大熊猫。

    blob.png


    二. 野外科研的具体目标

    我们的科研保护项目设立在扶绥渠楠屯,致力于对白头叶猴的种群时空动态和行为生态学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正在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研究:

    1.  渠楠白头叶猴种群动态监测:拟每年两次通过实地调查和3S技术,调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内的种群大小和分布,记录渠楠白头叶猴家群的猴王更替和年龄结构,建立渠楠白头叶猴种群长期的种群时空动态变化,分析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内种群增长变化和社会结构更替。

    2.  对白头叶猴家庭群和全雄群等猴群之间的互动行为、个体更替、夜宿洞选择进行记录和分析,分析不同猴群之间的竞争行为和年间活动范围竞争。

    终我们的研究将了解白头叶猴种群扩散的过程,以更好的服务于白头叶猴种群的保护。

    我们将定期发布渠楠白头叶猴种群动态监测报告,并对白头叶猴的种群扩散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和社会行为进行研究,提出长期的保护建议。

    blob.png


    三.科考地区

    blob.png

    blob.png本次科考地点位于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昆仑村渠楠屯,离南宁市区约2.5 小时车程,离南宁吴圩机场约1.5 小时车程,交通比较便利,从二级公路进村约15 分钟的路程会稍有颠簸。渠楠屯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自然村屯,当地主要种植甘蔗、柑橘和西瓜等经济作物。


    四.科考日程

    天:

    下午到达渠楠,寻访土地庙科考队仪式

    晚上破冰活动


    第二天:

    早上观察叶猴及栖息地

    上午科研讲座

    下午观察叶猴宿营地(溶洞)


    第三天:

    早上野外监测和记录

    上午科研讲座

    下午野外监测和记录

    晚上夜观渠楠


    第四天:

    早上野外监测和记录

    上午科研讲座

    下午野外监测和记录

    晚上乡村体验


    第五天:

    早上野外监测和记录

    上午科研讲座

    下午野外监测和记录


    第六天:

    早上“精灵再见”

    上午野外科考总结分享

    下午戏剧排练

    晚上戏剧之夜


    第七天:

    上午道别渠楠,结束科考行程


    官方网站:www.operationearth.org

    微博:weibo.com/operationearth

    办公室电话:4006505759

    E-mailservice@operationearth.org

    衷心感谢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长期为守望地球提供场地支持!



    江苏好年华出国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苏ICP备07024276号-1